百书楼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三荷兰人把沧海变桑田(第1页)

三、荷兰人把沧海变桑田

banner"

>

中国古代有“精卫填海”

的神话故事,而在现实世界中,真的有一个国家通过“填海”

的方式来创造国土。

荷兰就是一个从海洋中开垦出来的国家。

荷兰的官方名称是尼德兰王国,尼德兰(herland)的意思是“低洼之地”

荷兰全国有大约四分之一的土地低于海平面,大约四分之一的土地海拔还不到一米,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低地国家。

荷兰的面积只有4.1万平方千米,大部分国土被大海环抱。

这样的地理环境使得荷兰自古以来就饱受水患的困扰。

低洼的地势使荷兰十分“经不起风浪”

,海浪很容易形成洪水,导致海水倒灌,淹没陆地和淡水湖,夺去人们的生命和土地。

但是,荷兰人并没有因为海水的侵扰而放弃自己的家园,他们想出了很多办法来保卫土地。

在与大海斗智斗勇的漫长过程中,荷兰人发明了对付洪水的三件武器:堤坝、运河和风车。

早在14世纪,荷兰人就开始建造堤坝来保护低于海平面的土地。

他们在堤坝周围开凿出环形的运河,在堤坝上建造高达数十米的风车,这些风车不停地将抽出的海水排入运河中,运河再将汇集起来的水注入大海,通过这样的方式抽干海水,再填入沙土和淡水,排出土壤中的盐分,经过几十年的时间,就形成了可以种植粮食和作物的土地。

聪明的荷兰人就是这样围海造田的。

在荷兰有一句谚语,“上帝创造陆地的时候遗忘了荷兰,于是荷兰人自己创造了荷兰”

到现在为止,荷兰有近五分之一的国土是通过填海造陆造出来的。

历史上,荷兰一直在不间断地遭受海啸和洪水的袭击。

因此,荷兰人世世代代都在想办法建造更坚固、更有效的拦海堤坝。

直到20世纪初,荷兰人终于在须德海建起了一条堪称世界奇迹的拦海大坝。

这条大坝宽90米,长32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堤,开车以时速60千米的速度通过海堤也需要半个小时。

它不仅更有效地阻挡了海水,保卫了荷兰的首都阿姆斯特丹,还成为荷兰南北交通的重要纽带。

据说,在卫星上能够辨认出的地球表面的人类建筑只有两个,一个是荷兰的须德海大坝,另一个则是中国的长城。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最新更新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