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三伏贴”
别滥用
banner"
>
三伏贴大家一定都不陌生,是中医“防未病”
“冬病夏治”
的一种特色的治疗方法,即在烈日炎炎的三伏天,在人体的某些穴位上贴敷药物。
这种方法已经悄然进入我们的生活,并得到广泛的应用,也被赋予了神奇的功效。
很多家长看大家都在贴,赶紧跟风给自己孩子也贴上。
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冬病”
都能使用三伏贴,也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三伏贴。
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三伏贴。
三伏贴又叫“冬病夏治贴”
,清代医家张潞的《张氏医通》中这样记载:“冷哮灸肺俞、膏肓、天突,有应有不应。
夏季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往往获效。
方用白芥子一两,延胡索一两,甘遂、细辛各半两,共为细末,入麝香半钱,杵匀,姜汁调涂肺俞、膏肓、百劳等穴,涂后麻瞀疼痛,切勿便去,候三炷香足,方可去之,十日后涂一次,如此三次。”
这可能就是最早的关于冬病夏治的记载了。
“冬病夏治”
主要是指在夏季针对冬季反复发作或加重的疾病采取很好的防治效果的措施。
因为秋冬季节气候逐渐寒冷,人体的阳气也开始逐渐衰减,阳不能胜邪,容易出现反复发作的疾病。
而夏季因为季节气候,咱们就趁着疾病缓解,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减轻其症状,减少发病次数。
而三伏天恰好是一年之中外界阳气最强盛的时候,也是一年之中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这个时候腠理开泻,阳气外浮,气血趋于体表,在此时进行穴位贴敷治疗“冬病”
最容易刺激穴位,激发经气,让药物有效成分更容易进入血液发挥作用。
三伏贴
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并不是所有儿童都适合这种疗法,建议只有真正符合病性属寒、属阴或者体质偏寒、阳虚、气虚的人使用三伏贴!
否则贴敷后,不但效果不佳,而且还可能“火上浇油”
,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比如,过敏性鼻炎中出现鼻流清涕的,叫“寒饮”
;再比如孩子出现哮喘症状,有白痰、稀痰,也属于虚寒体质;还有虚寒性腹泻的,脾肾两虚遗尿的孩子,这些都是可以用三伏贴贴敷治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
每天五更,稳定更新!沈万三,借你的聚宝盆能还了吧?这都拖了几百年了,你赶紧还!悟空啊,金箍棒该还了吧?你想赖账啊!太白老头,炼丹炉还没用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