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04 生活史
banner"
>
蚊是从哪里来的?古代人确曾发生过这样的疑问。
可是它因倏来倏去,无法查究,所以就产生了神话似的答案。
有的说是从鸟的嘴巴里吐出来的,如《尔雅注》上说:
(左真右鸟)蚊母鸟也;黄白杂文,鸣如鸽声。
此鸟常吐蚊,因名。
有的说是从草叶里化出来的,如《本草》上说:
塞北有蚊母草,叶中有血,虫化为蚊。
有的更推想得稀奇,竟说是从果实中飞出来的,如《岭南异物志》上说:
岭有树如冬青,实生枝间,形如枇杷子,每熟即坼裂,蚊子群飞,唯皮壳而已;土人谓之蚊子树。
(这也许是寄生在植物中的瘿蝇,从树瘿中飞出,古人观察不精,就认为蚊,详“蝇”
章。
)
现在大家都知道是经过完全变态,方才成蚊,所以我们只打算把它的生活史,来略说一说:
蚊停在水面漂浮的东西上,产卵水中。
常蚊的卵集成一块,浮在水面。
每粒约长1毫米,每块约有150粒卵。
经过两天左右,就孵化而成幼虫。
这就叫孑孓,英语叫作wrigglers,都是从它特别的运动姿态而来的。
孑孓头胸部都大,腹部细,由九环节而成。
身上生着许多毛,头部的毛尤其长。
它常舞动这毛,聚集水中的有机物,作为食饵。
腹部第八节有呼吸管,常常伸出水面,呼吸空气,这时身子倒悬着,所以又有倒矗虫这样一个俗名。
孑孓脱了三回皮,就变成蛹。
这期间大约是五六日。
蚊类的蛹,和一般昆虫不同,是不停地运动着的,英语叫tumblers,我国叫作鬼孑孓,或大头孑孓。
体带黑色,头部很大,腹部细小,弯屈着真像驼背。
胸部有两根喇叭形的呼吸管,常常伸出水面。
浮沉水中,恰像装着特别弹簧似的运动着。
经过两天左右,就变成虫而飞起了。
蚊的生活史:1–4.常蚊;5–8.疟蚊。
从产卵到成虫,大约要费八九天。
成虫的寿命,由环境如何而定,大概在正常的夏季,雌的可以在空中飞翔三十多天,雄的寿命只不过几天罢了。
受胎的雌蚊,在暖和而安静的地方,固定着越冬,到来年产卵。
但热带地方和暖地,成虫终年飞翔,以幼虫越冬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