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引子(第1页)

引子

banner"

>

历史是用文字记载下来的。

而根据法国哲学家福柯的看法,文字中早已渗透了权力的改造。

一切历史形象,也因此都在文字中扭曲、变形。

这样看来,尽管岁月留痕,但洛阳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还是被改造最少的历史证物—据说,这尊意为光明普照的慈悲之佛,正是依据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

北魏以来,从荒凉边塞走来的皇帝们,一方面拜倒在佛祖脚下,另一方面也把自己想象成法力无边的佛祖。

他们留下了开窟造像的传统:“凿石造佛,如朕帝身。”

和他们一样,武则天也要当皇帝佛。

然而,世俗和神圣毕竟不能完全等同。

佛祖拈花一笑间,礼佛的女尼幻化成了乾元殿上的皇帝,曾经的妩媚与威严也升腾为庄严与慈悲,方额广颐的女皇凝固为“相好希有,鸿颜无匹,大慈大悲,如月如日”

的大佛。

千载之下,当我们仰望十七米高的卢舍那大佛,内心的震撼无与伦比。

这究竟是艺术的魅力,还是女皇的威灵?

同样的还有无字碑。

在中国画中,留白是一种意境。

碑上留白岂不是远胜于心中留白!

“乾陵松柏遭兵燹,满野牛羊春草齐。

惟有乾人怀旧德,年年麦饭祀昭仪。”

麦饭就是心头的丰碑。

一千多年来,人们在卢舍那大佛前礼拜,在乾陵无字碑前沉思。

沉思的背后,是历史上那个活色生香的女子。

有人说她“雷霆其武,日月其文”

,也有人说她“鬼神不容,人神共愤”

然而,她只在苍穹间微笑。

追究起来,她是一个抑郁难平的女子。

她的才华和能力超越了时代所允许她发挥的范围,这真是英雄的悲哀。

“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

的鱼玄机,“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的李清照,时代和传统曾经让多少女杰扼腕叹息。

然而,历史眷顾了武则天。

皇皇盛唐,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有着令人神往的宽容与开放,容得下更多的**与梦想的朝代。

武则天的勇气和智慧就在这样的环境下绽放。

红尘一世,她寂寞过,抗争过,成功过,也失败过。

她亲身经历过一个君明臣直、彪炳史册的贞观治世,也亲手推动了一个典章焕然、风流富贵的开元盛世。

她的时代就在这之间,她的功业也就在这之间。

今天,就让我们翻开史册,看看究竟是怎样的巨手,在传递着历史的雄奇与苍凉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