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孔子为理想游列国(第1页)

孔子为理想游列国

banner"

>

学期结束了,书塾先生给每个孩子写了批语,让他们拿给家长看。

一禅有点心虚地问师父:

“师父,如果我暂时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怎么办呢?”

“那就再试第二次、第三次……古代有个经常失败的人,五十五岁的时候还没有放弃,还在周游列国,尝试实现政治抱负。”

老和尚翻着《论语》,随口答道。

“五十五岁?这个人是谁啊?”

小和尚眼睛瞬间亮起来。

孔子名叫孔丘,春秋时期鲁国人。

他父亲是个地位不高的武官。

孔子两岁时,父亲就去世了,靠母亲把他抚养成人。

据说他从小很爱学礼节,没事儿就摆上小盆小盘学着大人祭天祭祖的样子。

孔子年轻时候,读书很用功。

他十分崇拜周朝那位制礼作乐的周公,对古礼也很熟悉,没到三十岁,名声就渐渐大了起来。

有些人虚心求教,拜他为师,他就索性办了个私塾,收起学生来。

已经五十五岁的孔子决心要实现自己的抱负,便带着一众学生,从自己的国家鲁国出发,花费十四年时间,历尽艰辛,走遍了卫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等大小十几个国家,希望向各国君主宣传和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

当时天下处于乱世,大国忙着争霸,小国面临被吞并的风险,孔子宣传的那一套恢复周朝礼乐制度的主张,自然没有人接受。

大家都很尊敬他,却不重用他。

有一回,孔子在陈国、蔡国一带,楚昭王打发人请他。

陈、蔡两国的大夫怕孔子到了楚国,对他们不利,发兵在半路上把孔子截住。

孔子被围困在那儿,断了粮,几天都没吃上饭。

后来,楚国派兵才帮他解围。

随着年纪渐长,四处碰壁后的孔子最后选择回到鲁国,专心致志在家里编书和教授学生,直到七十三岁去世。

一禅:“孔子为理想而奔走,孤身抗争,以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智慧影响历史进程,精神令人感佩。

任何时代,都需要这样的独行者。”

一禅小课堂

问礼老子:老子和孔子,一个是道家始祖,一个开创儒家学说,两位都是伟大的思想家,也基本生活在同一时代。

老子年纪较长,曾担任周朝的守藏史,掌管全国书籍,博古通今,闻名天下。

据记载,孔子为了学习礼乐之道,曾经多次拜访老子,两人相谈甚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