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瑚琏也:孔子评价子贡
banner"
>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
子曰:“女,器也。”
曰:“何器也?”
曰:“瑚琏也。”
这是一段特别有画面感的对话。
我们不妨联系上文来看。
孔子表扬子贱,子贡听到了,也跑来问“我怎么样”
。
子贡是对孔子最忠心的一个人。
他很有钱,又特别敬重孔子,晚年都是他在照顾孔子的生活。
孔子说了一句令子贡难过的话。
他说“女(汝),器也”
,你如同一种器物。
孔子说过“君子不器”
,如果要成为君子,就不能将自己物化。
可有的人就喜欢把自己“器之”
,比如“我是一个会计师,只管算账,别的事你别烦我”
“我只管营销,售后的事我一点都不想听”
。
这就是把自己变成执行环节上的一个工具、一个螺栓。
人,变成了器物,仿佛只有一种功能。
大家千万别把自己变成一个器物。
每个人都应该是活泼、灵动的状态。
你上班时是会计师,但是下班后还可以成为一个音乐家,可以参加球赛,可以成为一个好爸爸……而且你今天是会计师,不意味着你一辈子都干这行,你还可能会有别的职业。
作为一个人,我们要让自己被活泼的人性充满。
孔子把子贡比作一件器物,看到这里,我都有点难过,但子贡的心态还挺好。
对话继续,子贡问:“我是什么器物?”
孔子说:“你是瑚琏。”
瑚琏是祭祀用的器皿,是用来盛放粮食的,不那么光彩夺目,但还算贵重。
假设是鼎,就属于国之重器,很了不起,比如袁隆平,没有他,很多人就饿死了。
孔子说子贡是瑚琏,证明子贡还是很不错的,但不算最重要。
这是孔子和子贡之间打趣的一段对话。
我觉得孔子对子贡有点苛刻了。
其实子贡是相当了不起的,有学问,有修养,偶尔表现得比颜回差一点点,就总是被孔子敲打。
但这一段也告诉我们,孔子对君子这个头衔的要求是多么高。
“女(汝),器也”
,就是还没有达到君子的状态,君子应该是活泼的、多元化的。
为什么子贡会得到这样的评价?子贡特别会做生意,孔子觉得,子贡是一个会赚钱的人,倾注了太多的精力在赚钱上,所以慢慢地被孔子认为是祭祀用的工具。
很有可能在这段对话之后,子贡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总之,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非常有画面感的场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