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介立(第1页)

介立

banner"

>

有钱有地位的人容易得到别人的跟随,而贫穷卑贱的人却很难。

就像晋文公流亡的时候,他四处漂泊,处境非常困窘,身份也很卑贱。

但是介子推并没有离开他,一直陪伴在他身边。

后来晋文公回国成为国君,拥有强大的势力,介子推却选择离开,不愿意享受荣华富贵。

这说明介子推能够在艰难的时候坚守,却在容易的时候选择放弃。

这也是为什么晋文公虽然回国成为国君,但最终没有能够统一天下的原因。

晋文公回国后,想要赏赐介子推,但介子推却不肯接受,还写了一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他把自己比作一条龙,飞遍天下,有五蛇跟随辅佐。

龙回到自己的故乡,得到了安身之所,四蛇也跟随得到了庇护。

但有一蛇却感到羞愧,死在了荒野之中。

介子推用这首诗来表达自己不愿意享受荣华富贵,宁愿隐居山林的心志。

他把诗挂在公门上,然后躲在山下。

晋文公听到后,知道这是介子推所写,于是改变住处和服饰,寻找介子推。

他下令说,谁能找到介子推,就封他为上卿,赏给他百万田地。

有人在山中遇到了介子推,但他却背着锅和雨伞,不肯透露自己的行踪。

当被问到介子推在哪里时,他说:“如果介子推真的不想见人而想隐居,我又怎么会知道他的下落呢?”

于是他就走了,再也没有见过介子推。

这说明人与人之间的想法和追求是多么不同啊!

现在那些追逐名利的人,每天早出晚归,口干舌燥地思考如何得到更多,却仍然无法满足自己的欲望。

而介子推却得到了荣华富贵却选择逃避,他的境界和追求远远超出了普通人的想象。

东方有个人叫爰旌目,他准备出门远行,却饿倒在路上。

一个名叫丘的狐父盗贼看到了他,就拿来一壶饭给他吃。

爰旌目吃了三口后才能够睁开眼睛看清楚东西,他问丘:“你是什么人?”

丘回答说:“我是狐父人丘。”

爰旌目说:“啊!

你不是盗贼吗?为什么要给我吃东西?我按照道义是不能吃你的东西的。”

于是他两手撑在地上把吃进去的东西吐了出来,但吐不出来,最后喀喀几声就趴在地上死了。

这个故事和前面介子推的故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介子推在得到荣华富贵后选择逃避,而爰旌目却在饥饿的时候坚守自己的道义和原则,宁愿死去也不愿意违背自己的良心。

这说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追求和信仰,但无论如何都应该坚守自己的底线和原则。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