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顺民(第1页)

顺民

banner"

>

二曰:先王先顺民心,故功名成。

夫以德得民心以立大功名者,上世多有之矣。

失民心而立功名者,未之曾有也。

得民必有道,万乘之国,百户之邑,民无有不说。

取民之所说而民取矣,民之所说岂众哉?此取民之要也。

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

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於桑林,曰:“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

万夫有罪,在余一人。

无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

於是翦其发,磨阝其手,以身为犠牲,用祈福於上帝。

民乃甚说,雨乃大至。

则汤达乎鬼神之化、人事之传也。

文王处岐事纣,冤侮雅逊,朝夕必时,上贡必适,祭祀必敬。

纣喜,命文王称西伯,赐之千里之地。

文王载拜稽首而辞曰:“愿为民请炮烙之刑。”

文王非恶千里之地,以为民请炮烙之刑,必欲得民心也。

得民心则贤於千里之地,故曰文王智矣。

越王苦会稽之耻,欲深得民心,以致必死於吴。

身不安枕席,口不甘厚味,目不视靡曼,耳不听钟鼓。

三年苦身劳力,焦唇干肺,内亲群臣,下养百姓,以来其心。

有甘脆不足分,弗敢食;有酒流之江,与民同之。

身亲耕而食,妻亲织而衣。

味禁珍,衣禁袭,色禁二。

时出行路,从车载食,以视孤寡老弱之渍病、困穷、颜色愁悴、不赡者,必身自食之。

於是属诸大夫而告之曰:“愿一与吴徼天下之衷。

今吴、越之国相与俱残,士大夫履肝肺,同日而死,孤与吴王接颈交臂而偾,此孤之大愿也。

若此而不可得也,内量吾国不足以伤吴,外事之诸侯不能害之,则孤将弃国家,释群臣,服剑臂刃,变容貌,易姓名,执箕帚而臣事之,以与吴王争一旦之死。

孤虽知要领不属,首足异处,四枝布裂,为天下戮,孤之志必将出焉!”

於是异日果与吴战於五湖,吴师大败,遂大围王宫,城门不守,禽夫差,戮吴相,残吴二年而霸。

此先顺民心也。

齐庄子请攻越,问於和子。

和子曰:“先君有遗令曰:‘无攻越。

越,猛虎也。

’”

庄子曰:“虽猛虎也,而今已死矣。”

和子曰以告鸮子。

鸮子曰:“已死矣,以为生。

故凡举事,必先审民心,然后可举。”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