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4章死
banner"
>
阅读指导
曾有人说过,人生最没有自我选择能力的事有两件,其一是出生,其二是死亡。
闻一多的《死》所表达的是想象中的“行动”
,不过,诗人总是将想象与现实联为一片的,他想象中的“死”
未必就不比现实中的“死”
更真诚、更动人。
啊!
我的灵魂底灵魂!
我的生命底生命,
我一生底失败,一生底亏欠,
如今要都在你身上补足追偿,
但是我有什么
可以求于你的呢?
让我淹死在你眼睛底汪波里!
让我烧死在你心房底熔炉里!
让我醉死在你音乐底琼醪里!
让我闷死在你呼吸底馥郁里!
不然,就让你的尊严羞死我!
让你的酷冷冻死我!
让你那无情的牙齿咬死我!
让那寡恩的毒剑螫死我!
你若赏给我快乐,
我就快乐死了;
你若赐给我痛苦,
我也痛苦死了;
死是我对你唯一的要求,
死是我对你无上的贡献。
闻一多缘何而“死”
呢?是为了“你”
,亦即异性、亦即理想的爱情。
在诗人看来,他的这一生实在太沉重、太让人不堪承受了。
就在这时,“你”
出现了。
这大驾光临的爱对“我”
来说实在过分珍贵和罕见了,“我”
竟难以相信,同时又生出无限的伤感来,这突如其来的人生之光是否也会突如其来地消逝呢?愁喜交集之中,选择也就出来了,与其让“你随风而逝”
,让荒凉重新布满“我”
的人生,还不如就此“死”
在这瞬间的快乐之中,于是“死亡”
就成了诗人自我超越、自我升华的理想途径。
紧接着,诗人一口气推出了四种意义的死亡方式:淹死、烧死、醉死、闷死。
当然每一种“死”
同时也把诗人带到了那令人心驰神**的美境当中。
因美而死,为理想献身,这是“五四”
时代的闻一多一再涌起的意念。
此时,诗人内心泛起的爱意已再难平复。
它的灵魂已经牢牢地附着在了爱人的那一面,“死”
也成了几乎唯一的念头,他是如此地珍惜那爱与美的幻境,尽管现在连这一幻境也可能消逝,但除此之外,那身后的世界更丑恶,更让人不堪忍受。
与其继续在世界上苟且偷生,还不如就此爽快地死去!
无论是第一种意义的死还是第二种意义的死,都显示了诗人对美与爱的崇拜、珍惜和对不幸命运的控诉、抗议。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
每天五更,稳定更新!沈万三,借你的聚宝盆能还了吧?这都拖了几百年了,你赶紧还!悟空啊,金箍棒该还了吧?你想赖账啊!太白老头,炼丹炉还没用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