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保持“定”
,不为琐事烦心
banner"
>
“定”
既不是冷血,也不是漠不关心:你当然可以热情地拥抱这个世界,只是不会被它所带来的烦恼干扰。
“定”
,也就是镇定,英文单词是equanimity,其拉丁词根含义为“平静”
和“意识”
,就是意识处于一种完美的、不可动摇的平衡状态。
有了“定”
,你的意识就不会被各种各样的外物所影响,能够始终保持空灵和稳定。
大脑的原始神经回路总会不停地驱使你去做出各种各样的反应,“定”
可以打断这种回路。
它可以把你经历体验中的感情色彩和对外物拼命攫取的欲望剥离开来,使你对这些感情色彩的反应变得中性化,从而打断痛苦产生的过程。
有一次冥想静修结束后,我回家吃饭,吃到一半的时候,孩子们像往常一样开始斗嘴。
通常情况下我很烦他们这样,不过这一次因为我刚刚静修完,意识还处于定境里,所以这种烦心的感觉就离我很遥远。
就好像我坐在一座空旷的体育馆里,这件烦心事仅仅是体育馆顶部的一个小风扇,尽管它拼命要把烦恼和怒火吹到我这儿,但始终徒劳无功。
在心理学上,这种在特定情况下驱使你必须做出反应的局面,我们称之为需求性特征。
比如门铃响了(你必须去问是谁),比如有人向你伸手要和你握手(你必须也伸出手),都属于这种情况。
但是一旦你处于“定”
的状态,这种局面就只剩下了特征,没有需求了——也就是说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没必要一定要按照固定模式反应,可以先考虑考虑再说。
摆脱这种下意识的自然反应,可以为同情、爱心和喜悦留出更多空间,让你为他人带来更多的美好。
佛教大师卡马拉讲过一个拂晓在恒河上行船的故事:船的左边,第一缕晨曦照亮了古老的佛塔和庙宇,让它们散发出玫瑰色的光芒。
船的右边正在举行传统的火葬,尸体在火堆上熊熊燃烧,冒出滚滚黑烟,众人不断哀号。
左边是美景,右边是死亡,但只要心中有“定”
,就可以同时容纳这两者。
当你面对那些会对你情感造成巨大冲击的局面时,比如你或者你亲密的朋友痛失挚爱,这时候就要用意识深处的那份“定”
,保持中立,胸怀宽广,不为琐事而耿耿于怀。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
每天五更,稳定更新!沈万三,借你的聚宝盆能还了吧?这都拖了几百年了,你赶紧还!悟空啊,金箍棒该还了吧?你想赖账啊!太白老头,炼丹炉还没用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