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朝堂之上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明白,陛下这是要借此机会,掀起一场巨大的风浪,彻底清洗朝堂内外的不稳因素。
而汉王周景昭,经此一事,不仅安然无恙,其形象反而更加沉稳、顾全大局。
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竟成了他立威朝堂的契机。
大朝会结束,文武百官各自散去,神色各异,显然都被今日朝堂上的惊涛骇浪所震撼。
周景昭随着人流走出宫门,正准备登上马车,却见一人并未立即离去,反而像是在等人,正是刑部尚书赵明渊。
赵明渊见到周景昭,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笑容,上前几步,拱手道:“王爷留步。”
周景昭心中微动,停下脚步,回礼道:“赵尚书可是有事?”
他猜到赵明渊身为即将主导三司会审的刑部主官,必然对案件细节极为关注。
赵明渊左右看了看,压低了些声音,苦笑道:“不瞒王爷,陛下命三司会审,此案千头万绪,牵扯甚广,下官肩上的担子重如山啊。
王爷是此案关键当事人,不知…不知可否提点一二,也好让下官心里有个底,办案时能更快抓住要害,不负圣恩?”
他话说得十分客气,姿态也放得低,纯粹是一副请教公事的模样。
周景昭了然,赵明渊这是想从他这里获取一些未公开的线索或判断,以便在接下来的三司会审中占据主动,至少不至于被动。
他略一沉吟,道:“赵尚书言重了。
此案父皇既已交由三司,本王自当避嫌。
不过,本王可告知尚书,万年县衙尸检疑点颇多,绝非煤毒所致;昨夜擒获之贼人,成分复杂,口供之中,于粮价、工坊、乃至本王行程诸事,多有勾连。
尚书与大理寺、御史台同僚,只需紧扣证物口供,顺藤摸瓜,想必不难查清真相。”
他透露了一些方向性的信息,但并未涉及具体细节,既给了赵明渊面子,也守住了分寸。
赵明渊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连忙拱手:“多谢王爷指点迷津!
下官定当仔细核查,秉公办理!”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声音压得更低,“呃…王爷,下官还有个不情之请,实在是…实在是拗不过小女鹿溪那丫头…她听闻王爷‘风铎书君’之名,仰慕殿下书法已久,日日缠着下官,想求王爷一幅墨宝…不知王爷可否赏光…”
他说着,老脸都有些微红,显然觉得为女儿求字有些难以启齿,但又架不住爱女软磨硬泡。
周景昭微微一怔,随即失笑。
赵鹿溪那明艳活泼、甚至有些泼辣的形象浮现在眼前,没想到她还有这般心思。
他当下便爽快答应:“原来是鹿溪小姐:()从闲散王爷开局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