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章楔子
相传在长安城的露酒坊里,有一杖国先生,喜欢讲书给客人听。
长安城的老弱妇孺都听他说起过五十三年前的一桩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个小和尚,还有一个生活在如意楼的柳姑娘。
如意楼在五十三年前是全长安最著名的舞坊,里头的姑娘貌色绝伦、能歌善舞,许多达官贵人为了能在如意楼挑上好位置而明爭暗斗。
小和尚和柳姑娘就是在这里相识的。
故事里说,小和尚为了救柳姑娘,失手害了人性命,柳姑娘说那人作恶多端,死有余辜,於是带著想去请罪的小和尚开始远赴江湖,一路行侠仗义,许多黎民百姓都受过他们的恩惠。
可是后来,他们始终没能逃过命里的劫难。
情之劫。
有酒客问杖国先生,小和尚爱过柳姑娘吗?
先生说,或许只有小和尚才知道,自己究竟有没有动过心吧。
我最后见到那位杖国先生的时候,是在露酒坊酒阑人散之时,他拄著一根雕满梅的棕紫竹拐杖,从楼栏处蹣跚而下。
我也听过这个故事,听了七年。
第一次听这个故事的时候,他身体康健得很。
那时楼外白雪纷飞,临窗的红梅开得十分明艷,他坐在小火炉前,啜饮新醅酒。
他当时讲完故事的时候,盯著窗外的红梅,失神了好一阵子。
但是,杖国先生讲了那么多年的故事,却从未讲过结局。
许多人都想知道结局,包括我。
我问及先生,故事中的小和尚和柳姑娘后来如何了,先生背对我,佝僂的身子慢慢转过来。
他眸子里含著流光,说道:“故事的结局不在老朽这里,在柳姑娘那儿,姑娘若想知道答案,北上忻州,五台山下的老媼会告诉你的。”
告別先生后,我打马北上,了近三个月的时间走到忻州。
我离开长安城时,城外的树影稀疏,红墙绿瓦在枯竭的枝头下尤其打眼。
我来到忻州时,路头已被深雪覆盖,一眼望去,天地一线。
我问了很多人,才走到五台山下,才找到杖国先生口中的老媼。
老媼一身布衣孤坐在风雪里,手里抱著台落漆的焦尾琴,眼睛痴痴地望著五台山上的方向。
旁边的红梅开出了蕾,成了白茫茫世界里的唯一一抹红。
老媼喃喃轻语,我听不见她在讲些什么。
走近时方听见几字,老媼在说:“小和尚……小和尚……”
五十三年了,她还在等著她的小和尚吗?
可是她的小和尚,在五台山上的佛光寺里,是已经圆寂於人世,还是继续在与木鱼青灯为伴?
我不曾相信,这世上真有风月之事,可跨越岁月,从韶华到白头。
直到老媼终於转身,给我讲了杖国先生未能讲完的故事……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
...
...
卫蓁娇媚动人,出生名门,是长安城一朵不可攀折的娇花。婚事在即,她即将嫁与年轻的太子。太子温文尔雅,风度翩翩。无人不道这是一桩好亲事。卫蓁却做了一个的梦原来自己不过是一个话本中的人物,太子另有所爱,娶她别有所求,她的存在只是那二人爱恋的阻拦。最后太子登基,迎娶白月光入宫,卫蓁则成了冷宫废后,早早香消玉殒。话本到这里结束,可梦里一切都在延续。不久王朝更迭,一位少年将军起兵谋逆,攻入皇城,冒天下之大不韪。他入宫的第一件事,便是去杀了皇帝,娶了卫蓁的牌位。从梦里醒来后,卫蓁出屋,望着自家后院那位时常来找阿弟一同练武的俊美少年,微微出神。祁宴出生高贵,意气风发,鲜衣怒马,是全长安城最耀眼的存在。若无意外,他会如他的父辈祖辈一样,一生戎马沙场,保家卫国。直到那一日,他如往常来友人家做客。春日的微风荡漾,竹帘摇晃,玉佩碰撞声响起。少年转首,看到帘下一道亭亭玉立的倩影走出。春光明灭,女郎冷清美艳,一惯是不喜言笑。却在看到他后,唇角露出了一丝甜润的笑意,极致的明媚。十七岁肆意张扬的少年将军,轻轻愣住,平静回以一笑,耳后却涌起一层淡淡的薄红。他心中有一场春风化成的疾风骤雨,为她摇晃。此后无论春日秋时,都将逆流而上追逐她。那一日,他动了春心。祁宴向来做事光明磊落,直到那日,决心谋划得到那个有未婚夫的冷情女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