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2014年7月22日 星期二 晴间多云,有雨
banner"
>
车票与干粮
终于要前往期待已久的布拖,早起收拾好东西后,我和鑫、伟先行前往西昌汽车东站买票,买了10点整前往布拖的大巴车票,非常顺利。
之后又购买了中午车上的午餐、面包、饼干、咸菜等。
9:30左右大部队到达,安检进站。
由于我们一行人携带行李过多,直接把大巴车的后备箱装满了,导致司机有些不高兴,为这事和司机发生了一些小争执。
解决后前往布拖县。
踏上布拖的土地
一路小雨淅淅沥沥,我们朝着海拔的更高点前进,也朝着向往已久的“天津农民报读者希望小学”
前进。
可能是司机也感受到了我们迫不及待的心情,预计4小时的车程提前半小时到达,接站的是西南民族大学的拉克和尔沙。
走上大街真的就是一副照片中看到的少数民族场景,高鼻梁、穿着民族服饰的大人小孩在街上走来走去,有点难以置信已经踏上布拖的土地。
由于行李过多,大家分两队,一队包车携行李物资前往拖觉镇亚河村,另一队轻装留在县城采购。
我的名字叫“阿呷”
坐在布拖前往亚河村的车上,沿着笔直的公路一点点前进,时而平稳,时而颠簸,大家都十分期待地注视着车窗外的一切,渐渐地一片片农田变为了一排排村舍。
走到大概是村中心的位置,“天津农民报读者希望小学”
几个字眼终于出现在车窗外,虽然之前有看到过拉克发来的照片,但真正迈进校门的那一刻,多了一份身临其境的使命感。
先行抵达的志愿者们开始收拾东西,准备气垫等。
收拾完毕后,向西南民族大学张俊兰爱心传承社的彝族志愿者拉克了解了一些彝族习俗,学了几句彝族常用语,并得到一个彝族名字——“阿呷”
。
6点左右采购小分队归来,生火做饭,第一次集体做大锅饭,大家兴致都很高,纷纷秀出自己的手艺,做的也很好吃。
等待吃饭的过程中,把带来的音箱插上电,放起了歌,彝族的村寨响起了阵阵歌声。
晚饭后,路上奔波一天的大家纷纷进入了梦乡。
(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副乡长林小冬晚上偶然遇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受到骚扰,仗义出手,解救上司于危急之中,就在女上司即将以身相许时...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