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多恩
banner"
>
约翰·多恩(1572—1631)是17世纪英国玄学派诗歌的开创者。
以爱情诗和宗教诗最有特色,主要收入《歌与十四行诗》《哀歌》和《敬神十四行诗》等诗集中。
他的爱情诗内容丰富多彩,立意也变化多端。
既赞美精神之爱,也歌颂肉体之爱和享乐思想;既认为女人总是水性杨花,又颂扬忠贞不渝的爱情。
多恩的宗教诗是对神的礼赞和渴求神恩拯救的激越呼喊,但也常常混合了内心的不安和挣扎,这是他从天主教改信国教后自感罪孽深重的心理反映。
善用奇喻是多恩诗歌的最大特色。
他用作喻体的物象取自宗教、科学、自然等多个领域,且不避雅俗美丑,而喻体与类比对象的联结也大胆、奇诡,不落俗套。
此外,多恩在使用奇喻时,不只是用喻体对类比对象作简单比附,往往对喻体的特征加以铺陈演绎,使其扩展成一幅幅连续性画面,并将喻体自身的逻辑关系强行置入类比对象之中,使表面上看起来毫无关联的事物产生戏剧性的、“合理”
的联系。
多恩的奇喻充满奇思妙想,往往不是以情动人,而是以“理”
服人,这是他的诗歌得名“玄学诗”
的主要原因,也使他背离了16世纪英国主流诗歌传统,特别是锡德尼和斯宾塞的传统,开创了一代新风。
《告别词:莫伤悲》是多恩在随罗伯特·特鲁里爵士出使巴黎前写给妻子的辞别诗。
全诗立意的重点,是让妻子相信,短暂的生离并非死别,对增进夫妻关系大有好处,也符合神意。
诗人区分了“凡俗之爱”
和“精神之爱”
,认为他们夫妻之间“经过提炼”
的“精神之爱”
,使分离犹如“天体的震动”
,神秘而和谐;又像把“黄金打成了轻柔无形的薄页”
,虽延展却不会破裂;还像圆规的两只脚,身虽分开,但灵魂融合圆满。
《跳蚤》诗中,诗人劝女子与自己相爱,用叮咬了二人血的跳蚤作比,意思是说既然二人的血已经在跳蚤体内结合,胀大的肚腹犹如受孕怀胎,就应该接受“既成事实”
,与自己相爱。
这两首诗是多恩善用奇喻的代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副乡长林小冬晚上偶然遇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受到骚扰,仗义出手,解救上司于危急之中,就在女上司即将以身相许时...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