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三、端午节
banner"
>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重午、午日、夏节。
相传爱国诗人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怀抱石头投汨罗江自尽,两岸百姓知道后,纷纷划船打捞他的尸体,并向江中投放粽子,使鱼虾饱食后不吃他的尸体。
此传说历代沿袭下来,演变成如今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
端午节的习俗礼仪有以下几点。
第一,挂菖蒲、艾叶。
民间特别是农村家庭,门窗上要挂菖蒲、艾叶,用以驱鬼辟邪保平安。
虽然这是迷信,但因艾叶、菖蒲具有杀虫、驱寒、消毒之用,故这一习俗一直保持下来,城乡许多家庭都在这一日采集艾叶,以备常年家用。
第二,吃大蒜头,喝雄黄酒。
端午节,家家要备一桌丰盛的饭菜,让全家共享。
这一餐习惯上要吃大蒜头煮肉,喝雄黄酒。
大人会在不能喝酒的孩子额头上沾上雄黄,或画一个“王”
字,去病消灾。
但这种习俗在现代城市已逐渐被人遗忘。
第三,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民间长久盛行的习俗。
早在1300多年前的唐朝,吃粽子就已经流行。
在湖南岳阳、益阳一带,端午还兴吃麻花,当地把它称作油绞,女婿去丈母娘家拜节,也要提一串麻花。
据说,吃麻花也是为了纪念屈原。
第四,赛龙舟。
屈原投江而亡,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群吃掉屈原的尸体。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第五,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戴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的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重生在封神大战之前的上古时代,李长寿成了一个小小的炼气士,没有什么气运加身,也不是什么注定的大劫之子,他只有一个想要长生不老的修仙梦。为了能在残酷的洪荒安身立命,他努力不沾因果,杀人必扬其灰,凡事谋而后动,从不轻易步入危险之中。藏底牌,修遁术,炼丹毒,掌神通,不动稳如老狗,一动石破天惊,动后悄声走人。本来李长寿规划中,自己会一直躲在山中平安无事的修行成仙,直到有一年,他的老师父静极思动,又给他收了个师妹回来ps暂时不开新群,五群(1o98711961)壹群(474o95492)2群(836797636)3群(398929196)肆群(1o71o59242)贯彻到底,轻松修仙!...
...
...
...
男主宠女主,宠成小公主秦家那颗小白菜,除了秦淮谁都不能拱!那不是他妹妹,那是他的命!来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丰逸先生真的,谁拱跟谁急!来自前排强势围观的程熙先生余生死了死前匆忙的梳妆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