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二、艺术作品对欣赏者的影响
banner"
>
(一)艺术作品对欣赏者具有客观的制约性
作为欣赏对象的艺术作品,不仅制约了艺术欣赏活动的性质、特点和规范,制约着欣赏者的感受、体验、想象、情绪和理解,而且也为欣赏主体规定了一定的活动范围、方向和路线。
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艺术种类、体裁和样式对欣赏活动有着特殊的规定和限制。
在艺术欣赏中,欣赏对象与欣赏主体互相依存、互为条件,二者的关系是既矛盾又统一。
可以这么说,艺术欣赏的过程就是主、客体双方由对立而达到统一的过程。
(二)艺术作品对欣赏者而言,犹如一块未雕琢的璞玉
作为欣赏对象的艺术作品是多层面的,往往呈现着许多艺术空白,有待于欣赏主体发挥想象力去加以填补和扩充。
一件艺术品,如果没有欣赏者去欣赏它,那么它的价值便会永久封存。
美玉的前身必是璞玉,没有欣赏者去开凿雕琢它,就算它是一块旷世之宝,亦不可能耀眼于世。
延伸阅读
和氏璧
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荆山(今湖北省南漳县内)里得到一块璞玉。
卞和捧着璞玉去见楚厉王,厉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说这只不过是一块石头。
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脚。
厉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着璞玉去见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说只是一块石头,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脚。
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流干了,接着流出来的是血。
文王得知后派人询问为何,卞和说: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哭宝玉被当成了石头,忠贞之人被当成了欺君之徒,无罪而受刑辱。
于是,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见真是稀世之玉,命名为和氏璧。
(三)欣赏艺术作品能够提升欣赏者的自身修养
艺术作品往往是艺术家的泣血之作,是艺术家精神世界的现实反映。
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为什么要读名著?这个问题的答案恰恰可以折射出艺术作品的现实价值。
认认真真地读一本名著,欣赏者往往可以从中获得很多启示和人生哲理。
一个人不可能事事都能经历,但是却可以借助艺术作品去感受、欣赏,完全可以当做一次自身修养锤炼的过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重生在封神大战之前的上古时代,李长寿成了一个小小的炼气士,没有什么气运加身,也不是什么注定的大劫之子,他只有一个想要长生不老的修仙梦。为了能在残酷的洪荒安身立命,他努力不沾因果,杀人必扬其灰,凡事谋而后动,从不轻易步入危险之中。藏底牌,修遁术,炼丹毒,掌神通,不动稳如老狗,一动石破天惊,动后悄声走人。本来李长寿规划中,自己会一直躲在山中平安无事的修行成仙,直到有一年,他的老师父静极思动,又给他收了个师妹回来ps暂时不开新群,五群(1o98711961)壹群(474o95492)2群(836797636)3群(398929196)肆群(1o71o59242)贯彻到底,轻松修仙!...
...
...
...
男主宠女主,宠成小公主秦家那颗小白菜,除了秦淮谁都不能拱!那不是他妹妹,那是他的命!来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丰逸先生真的,谁拱跟谁急!来自前排强势围观的程熙先生余生死了死前匆忙的梳妆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