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译后记
banner"
>
《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是本雅明短暂学术道路上奇崛超凡的高峰,也是让人扼腕的终点。
他在该著作上所耗费的心力,所寄托的希望,所装载的哲思,从谋篇至行文都有十足的体现。
原本在文学史上不被人看重的巴洛克时代德意志悲苦剧,在他笔下却勾连起了西方自古典经中世纪而至他所处的20世纪20年代的文化史、美学史、宗教史。
笔墨既驰骋古今,释义亦不落窠臼。
哲学式批评的角度在文学研究内部屡破藩篱,而在广义文化研究层面更让人耳目一新,及至今日,费解之名仍在,独创魅力不减。
作者匠心独运亦苦心经营处,每每是译者殚思竭虑方能“吟安一字”
时。
两番苦心,最后只是为读者能解其中味。
有用力而不达或疏忽以成谬处,也全待读者批评指正。
需要说明处五:
一、书中术语译名以上下文语境为依据,并不全按通译,译名对照表附在正文后以供对照;有不当之处,望学界有识者批评指正。
二、译文前有“引言”
一篇,译文后附有“本雅明自传”
一篇,皆取自德语学界的本雅明相关研究,供阅读时参照。
三、本书翻译分工为:苏伟负责正文第一部分《悲剧与悲苦剧》第一章,其他部分皆由李双志翻译并负责全文校对。
四、译者得以翻译此书,尤其感谢主编北京师范大学曹卫东教授的信任与推荐。
五、本书在翻译过程中得到了多位友人在注释和译名方面的建议和帮助,在此一并致谢,尤其感谢巴黎索邦大学的FlorianJehl对本书法语引文和部分拉丁语引文的校对。
李双志于柏林
2010年9月3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重生在封神大战之前的上古时代,李长寿成了一个小小的炼气士,没有什么气运加身,也不是什么注定的大劫之子,他只有一个想要长生不老的修仙梦。为了能在残酷的洪荒安身立命,他努力不沾因果,杀人必扬其灰,凡事谋而后动,从不轻易步入危险之中。藏底牌,修遁术,炼丹毒,掌神通,不动稳如老狗,一动石破天惊,动后悄声走人。本来李长寿规划中,自己会一直躲在山中平安无事的修行成仙,直到有一年,他的老师父静极思动,又给他收了个师妹回来ps暂时不开新群,五群(1o98711961)壹群(474o95492)2群(836797636)3群(398929196)肆群(1o71o59242)贯彻到底,轻松修仙!...
...
...
...
男主宠女主,宠成小公主秦家那颗小白菜,除了秦淮谁都不能拱!那不是他妹妹,那是他的命!来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丰逸先生真的,谁拱跟谁急!来自前排强势围观的程熙先生余生死了死前匆忙的梳妆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