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章 教师自我认同的资本困境及其突破(第1页)

第二章教师自我认同的资本困境及其突破

banner"

>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辛苦劳作、来回奔波,到底为了什么呢?所有这些贪婪和欲望,左右这些对财富、权力和名声的追求,其目的到底何在呢?[1]

——亚当·斯密

现代身份理想认为“体面”

与财富直接相关,而“不体面”

与贫苦直接相关,这一点构成了一些人对现代身份理想提出质疑的关键所在。

[2]

——阿兰·德波顿

我们身处社会转型的过程之中。

“社会转型的路途可能通往天堂,可能通往地狱,也可能通往天堂般的地狱”

,[3]无论结果如何都将“转变社会的价值和制度”

,而我们都将面临“我是谁”

“我们是谁”

的拷问和困境。

于是,个体的自我认同被凸显并需要重新构建。

对于教师而言,自我认同的挑战会更加严峻。

因为,教师是一种以主体自我为工具的职业,其自我认同对于职业生活具有基础性价值。

唯有主体自我形成了充分而完整的认同感,作为工具的自我才可能在职业中有卓越的表现。

然而,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当下中国市场经济背景下,教师的自我认同却面临着巨大困难。

《美国教师》中那句意味悠长而略带伤感的话,真切地描绘了当下教师的处境——“教学并非一项不复存在的艺术,但尊重它的传统已不复存在。”

[4]因为,资本和资本的运营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

教师职业自身的价值逻辑与市场经济的价值逻辑是内在冲突的,然而,无可选择地生存于市场经济之中的教师如何适应这一逻辑,并且在适应的过程中持守作为教师的自我价值是其面临的现实困境。

而这种困境正是“转型期知识分子在神圣秩序与世俗秩序、神圣价值与世俗价值之间感受到的紧张与焦虑”

[5]的集中表现。

[1][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蒋自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165.

[2][英]阿兰·德波顿.身份的焦虑[M].陈广兴,南治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13.

[3][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

[4][美]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吴国珍,余巍,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

[5]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148、154.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宇宙之匙

宇宙之匙

在无尽的宇宙一个银球从天而降,为地球带来了改天换地的科技力量,为了得到数之不尽的科技,银球内里化为第二世界为名宇宙之匙。不论各国家,还是名声赫赫的国际金融巨鳄,连带无数的精英们,天骄们...

我的右手能鉴宝

我的右手能鉴宝

本是上门女婿,受尽白眼,意外中发现右手能鉴宝,从此一手走遍天下,走上人生巅峰...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