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章 近代中国学术的地缘与流派(第1页)

第二章近代中国学术的地缘与流派

banner"

>

读1933年12月陈寅恪阅岑仲勉论著后复陈垣函,中有“此君想是粤人,中国将来恐只有南学,江淮已无足言,更不论黄河流域矣”

[1]一节,百思不得其解。

以为仅仅推崇陈垣,则不免以偏概全之嫌,似与近代学术本相不合,终不能释然。

陈寅恪赋诗说话作文,往往九曲回肠,周折复杂,且好仿比兴法,将“为时而著”

、“为事而发”

[2]的本意隐于其中。

若照字面直释,容易误会曲解。

如审查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报告,通行解释与作者原意相去甚远。

非以彼之道还诸彼身,即解今典以通语境的了解同情,不能达“虽不中亦不远”

的境地。

偶读杨树达《积微翁回忆录》关于北京学术界内情的记述,忽有所悟,知此议论实与近代中国学术的地域流派变迁关系甚大,继而证以中外学人的记载和其他相关资料,彼此贯通,于是事实之本相显现,而作者之寓意可通。

[1]陈智超编注:《陈垣来往书信集》,377页。

[2]《与元九书》,顾学颉校注:《白居易集》第3册,962页,北京,中华书局,1988。

王国维、陈垣、陈寅恪均有不议论臧否人物之誉,实则王在罗振玉面前无人不加褒贬,陈垣亦偶有一二影射之语。

近代学者,罕用西式的公开学术批评,评论人物的学行,往往在二三知己之间,且多隐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

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

重生在封神大战之前的上古时代,李长寿成了一个小小的炼气士,没有什么气运加身,也不是什么注定的大劫之子,他只有一个想要长生不老的修仙梦。为了能在残酷的洪荒安身立命,他努力不沾因果,杀人必扬其灰,凡事谋而后动,从不轻易步入危险之中。藏底牌,修遁术,炼丹毒,掌神通,不动稳如老狗,一动石破天惊,动后悄声走人。本来李长寿规划中,自己会一直躲在山中平安无事的修行成仙,直到有一年,他的老师父静极思动,又给他收了个师妹回来ps暂时不开新群,五群(1o98711961)壹群(474o95492)2群(836797636)3群(398929196)肆群(1o71o59242)贯彻到底,轻松修仙!...

娇妻养成守则

娇妻养成守则

男主宠女主,宠成小公主秦家那颗小白菜,除了秦淮谁都不能拱!那不是他妹妹,那是他的命!来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丰逸先生真的,谁拱跟谁急!来自前排强势围观的程熙先生余生死了死前匆忙的梳妆打扮...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