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四、教学观念的转变
banner"
>
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涌现了许多新理论,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教育教学的观念也在不断变化。
这种变化反映在课程标准上有如下一些。
(一)教学目标
从单纯地传授知识转变到知识、情感、价值观并重。
要把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就是按照这个目标来设计的。
(二)教学过程
从重视教学的结果转变到重视教学的过程。
因此教学要改变“老师滔滔地讲,学生静静地听”
的局面,要启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要学思结合,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孔子就说过“学而不思则罔”
。
学生不思考就不能理解事物的本质,就不可能掌握真正的知识。
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好学生,不会提问,说明他没有思考,没有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方法
要从灌输式转变为启发式、参与式(见下图),就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只有通过集体讨论,才能互相启发,互相学习。
例如,我们参加座谈会,本来不想发言,但听了别人的发言,受到启发,有了新的想法,或者对别人的意见有不同的看法,想说说自己的意见。
教学也是这样,在参与式的讨论中会对教学内容有深入的理解。
三种教学方式图示
(四)教学主体
从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
在当今时代,学生学习的渠道很多,可以通过各种媒体获得知识。
教师已经不是知识的唯一的载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学习路线和学习策略。
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设计者、指导者、学习伙伴。
教育发展需要包括校长、教师在内的全体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学习、解放思想和改革创新。
所以今天我用三句话来结束我的报告。
教育发展在于改革。
教育改革在于创新。
教育创新在于学习。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重生在封神大战之前的上古时代,李长寿成了一个小小的炼气士,没有什么气运加身,也不是什么注定的大劫之子,他只有一个想要长生不老的修仙梦。为了能在残酷的洪荒安身立命,他努力不沾因果,杀人必扬其灰,凡事谋而后动,从不轻易步入危险之中。藏底牌,修遁术,炼丹毒,掌神通,不动稳如老狗,一动石破天惊,动后悄声走人。本来李长寿规划中,自己会一直躲在山中平安无事的修行成仙,直到有一年,他的老师父静极思动,又给他收了个师妹回来ps暂时不开新群,五群(1o98711961)壹群(474o95492)2群(836797636)3群(398929196)肆群(1o71o59242)贯彻到底,轻松修仙!...
...
...
...
男主宠女主,宠成小公主秦家那颗小白菜,除了秦淮谁都不能拱!那不是他妹妹,那是他的命!来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丰逸先生真的,谁拱跟谁急!来自前排强势围观的程熙先生余生死了死前匆忙的梳妆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