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章 教育与文化
banner"
>
研究一种教育,必须研究产生它的文化基础。
20世纪初,英国比较教育家萨德勒(MichaelSadler,1861—1943)就认为,孤立地研究教育是不对的,必须重视教育的文化背景,研究决定教育的各种因素。
德国的施奈德(Friedrieider,1881—1974)和英国的汉斯(Nis,1888—1969)建立了比较教育的因素分析法。
他们认为,影响教育的因素有国民性、地理位置、文化、经济、科学等。
汉斯把影响各国教育的因素分为三类:一、自然因素,其中包括种族因素、语言因素、地理因素和经济因素等;二、宗教因素,其中包括天主教传统、圣公会传统和清教徒传统等因素;三、世俗因素,其中包括人文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等因素。
[1]这种分类是以西方文明为中心的,并不科学。
值得注意的是,他提出了影响教育的因素的复杂性。
我们如果从人类的基本社会活动来分析,影响教育的因素应该分为政治因素、经济(生产)因素、文化因素等,其中,文化因素对教育的影响尤为深刻,尤为持久。
从许多国家的教育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政治变革了,经济结构也改变了,但教育制度,特别是教育理念没有太大的变化。
因此,只有研究影响某种教育的文化因素,才能理解某种教育的本质。
今天,我们要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包括理论体系),就不能不研究中国教育赖以发生和发展的文化基础。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在无尽的宇宙一个银球从天而降,为地球带来了改天换地的科技力量,为了得到数之不尽的科技,银球内里化为第二世界为名宇宙之匙。不论各国家,还是名声赫赫的国际金融巨鳄,连带无数的精英们,天骄们...
...
...
...
...
本是上门女婿,受尽白眼,意外中发现右手能鉴宝,从此一手走遍天下,走上人生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