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定风波
banner"
>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①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②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③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①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
②芒鞋:草鞋。
③斜照:偏西的阳光。
【导读】
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三月的沙湖被明媚的春光灌醉。
每一片树叶都绿得发亮,在风中摇摇摆摆;杜鹃不小心打翻了妆奁,把红胭脂抹得遍野都是。
子瞻和友人乘着微醺的春风,一路说笑着,从一条蜿蜒的羊肠小道上穿行。
谁也没有在意,一片雨云悄悄移了过来。
一枚椭圆形的叶子最先被雨点打了一下,它奇怪地侧过身,打量其他的叶子。
紧接着,一片春蚕的“沙沙”
声,细密地奔来。
子瞻抬起头,见无数细小的雨点穿过茂密的林梢,落在万千树叶上、行人的衫袍头发上。
山林间,片刻腾起一片茫茫雨雾。
友人用袍袖挡住头,狼狈地向前方奔跑。
只有子瞻,仰头长啸了几声,伸开双臂,去拥抱亲密砸来的雨点,微笑着从容前行。
仓促奔跑的友人,几次摔倒在湿滑的小路上。
诗人子瞻,却把草鞋竹杖当作轻便的马匹,胜似闲庭慢步,尽情享受雨中的快乐。
眉眼间那份笃定和泰然,仿佛只需一件蓑衣,就可轻松面对一生的风雨。
片刻后,雨停了。
一阵料峭的山风吹来,树叶上晶莹的雨滴簌簌滚落,空气清冽微寒,雨水洗过的山林绿得逼眼。
一抹鲜艳的斜阳,从远处山头的树梢间映照过来,把湿漉漉的树木和行人,都笼上了一层温暖橘黄的光晕。
一条沐浴着夕阳的小路,留下了深深浅浅的脚印,向幽深的山林延伸而去。
一切又回复到风平浪静的样子,刚刚急雨穿林的情景,仿佛从未发生过。
子瞻和友人如倦鸟归林,迎着夕阳,走向炊烟袅袅的村庄。
一缕禅意,从诗人心中冉冉升起:心安然,便一切安然,没有风雨,也没有晴天。
他瞬间成了得道的高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