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释读与评点]螃蟹、年景及医局
banner"
>
信中所说“十月朔日(初一)通永镇专弁送到蟹二千只”
,尽管是由通永总兵(通永镇)派专人送来的,但从下文可知实际是经方从南方所寄。
李鸿章称赞此品“多而且味美”
(所谓‘旨’),还说“此次仅坏千一百只”
,那也就是说不坏的有九百只。
坏了一多半,可信中还用了个“仅”
字,莫非以前所寄坏的还多?要那样,可就不免有点“暴殄天物”
了。
九百只当然也是李鸿章自家吃不了的,于是分给亲友共同饱尝家乡美味。
由此也有助见知,当年李家在“吃”
上是何等铺张的消费水平。
刘维贤让李鸿章愤恨不已。
信中斥他“以其母为护符奇货,挟令南去,糊涂可恨”
!
又有其人“欲选缺后还帐(账),不知缺何日选”
云云。
当年像他这种身份还有选缺当官的资格?莫非是先前靠了李鸿章的帮助“铺垫”
?不知其详。
反正信中还有即使他获职通判也不可能借此还账的意思,当是说通判收入有限。
通判是辅助知府分掌部分事务的官职,收入上就如此不堪?不管怎样,反正李鸿章这时是要把刘维贤的这条路也给断掉,要经方告诉县里待年终“先行详革,再照例严办”
,说“舍此无他法也”
。
看来,是不留网开一面的余地了。
担心老家的年景之外,信中又特别说到在家乡捐办西医“施医局”
的事情。
说当年其父(先光禄公)“暑症为庸医送命”
,而现在哥哥(钝老)“颈疽外症”
又为马姓中医所误,受此刺激,他觉得这都是家乡无好医生所致,认为如果在庐州城(合肥)捐办医局救人,“功德不小”
,要“于此事稍有阅历”
的经方,借鉴上海、芜湖各医院来设法仿办。
许诺需款由自己设法筹划,并劝各房量力资助,此事委托经榘侄来具体承办。
并说到,“天津学堂医学生明年可供调用”
。
像此等事情,的确是值得称道的公益之举,李鸿章有此心志可嘉。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
...
...
开局一口锅,一破屋,苏祁来到这纷乱无度的世间,从穷蝉少年做起,自此浩大江山,何为前路。是龙袍加身,引天下大势,是求天问道,寻一世长生,亦或是小的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