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2 复兴儒学的宏图大志与儒门淡泊的(第2页)

2.复兴儒学的宏图大志与儒门淡泊的

banner"

>

落寞现实的差距当代新儒学以复兴儒学为职志。

尽管有“儒学第三期发展”

之类比较委婉的阐述,但返回传统儒学心性之学的根本,开出现代科学民主的新局(亦即所谓“返本开新”

)的宗旨,其复兴儒学的主题自然包含在内。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半个世纪过去了,当代新儒学的努力没有白费。

当代新儒学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海外,受到的关注远比其他任何时候都要多,都要广泛。

更为重要的是,当代新儒学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海外的“知音”

也比以前要多,被认同的范围也比以前要广。

从当年的“花果飘零”

“孤魂野鬼”

,到如今的声势煊赫、广受关注,确是今非昔比。

但是,就全球视野考察,视中国文化和儒学为无物的西方自大狂姑且不论,就是在海外华人社区,儒学的力量究竟有多大,是否真能依靠儒学指导其人生、安顿其在海外的精神生命,恐怕还是问题。

就是在台湾和香港,儒学价值观的魅力也远不如西方价值观的冲击力、蛊惑力。

儒学价值理想如何在台湾社会落到实处,也绝不是一个简单的书斋问题。

至于在大陆,儒学在中国文化的“文本”

中,不仅早已不是“语法”

,而只是“词汇”

,甚至是不常用的“词汇”

“儒学复兴”

谈何容易!

积极推动“儒学第三期发展”

,乐观看待其“前景”

的杜维明,也曾多次感慨“儒门淡泊”

,批评中国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托钵笑贫儿”

这可以看做是杜维明对儒学复兴、对挖掘传统资源的呼吁,也可看做是对儒门淡泊的严峻现实的承认。

2001年11月,“第六届当代新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在台北举行,地点在比较偏僻的“台北市立美术馆”

举行,与会人员寥寥(四五十人),中国香港、大陆和海外的学者自始至终参与,反倒是台湾本地学者由于种种原因,不少是临到要发言或者主持的时候,才开车来,发言或者主持任务一结束,马上走人。

想当年,“当代新儒学国际学术会议”

在台北繁华地段的“中央图书馆”

举行,数百人参加,旁听者要收费。

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什么是落寞惆怅,什么是“寂寞的新儒家”

,这就是!

如何缩小复兴儒学的宏愿与儒门淡泊的现实的巨大差距,值得当代新儒学的师友们深思!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一世巅峰

一世巅峰

又名一世巅峰豪门大少,华国首富,各国公主拼命想嫁的男人,回到家却被岳母当保姆使唤。...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