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国庆节前想到了中山桥下一位喜爱阅读的拾荒者[14]
banner"
>
到底哪一年是20世纪的末尾、哪一年是21世纪的开头,专家们的意见据说还很不统一。
无论是“世纪之交”
,还是“千禧之年”
,说到底只是根据一种约定的纪年方法。
但是,50周年的建国大庆,却实实在在牵连着我们每个共和国公民的命运,值得我们好好庆祝一番,也值得我们好好思索一番。
共和国50年最大的成就之一,是我们用了世界上人均几乎最低的教育投入,把一个文盲和半文盲占人口极大多数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实行9年义务制教育的国家,一个在国际中学数理化奥林匹克比赛中屡屡夺冠的国家,一个能为国外大公司发射商业卫星的国家。
这些成就,当然很引人注目。
但有一件小事,也给我留下很深印象。
一直到90年代初,师大附近、中山桥下,经常可以看到不少拾荒者麇集在建筑工地周围。
一天我骑车经过一个拾荒者“村落”
时,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青年男子,正捧着一本大概从垃圾堆里捡到的杂志,津津有味地读着。
在国外,我经常看到街头、公园里的所谓“无家可归者”
,但从没有看到这些人如此享受阅读的场面。
一个拾荒者居然也有阅读能力、有阅读兴趣,这使我感到自豪,感到我们取得成就不小。
但是,一个有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人,怎么居然也在拾荒呢?这又使我感到羞愧,感到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
今年上半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为共和国下一个50年的教育发展部署了任务、描绘了蓝图。
我相信,这幅蓝图成为现实,将意味着中山桥下、西山桥上的拾荒者们全都能过上自立自足的生活、他们的儿女们全都能走进宽敞明亮的教室,将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不管是“蓝领”
还是“白领”
,都能像中山桥下那位虽然可怜但也可敬的“无领”
,不仅有能力阅读,而且有兴趣阅读。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我们得好好努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
...
...
开局一口锅,一破屋,苏祁来到这纷乱无度的世间,从穷蝉少年做起,自此浩大江山,何为前路。是龙袍加身,引天下大势,是求天问道,寻一世长生,亦或是小的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