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列维纳斯
banner"
>
伊曼纽尔·列维纳斯(EmmanuelLevinas,1906—1995),法国著名的现象学家、哲学家和伦理学家。
他出生于立陶宛,1923年迁居法国,并进入斯特拉斯堡大学哲学系学习,1928—1929年间,在德国师从胡塞尔和海德格尔。
1930年出版了《胡塞尔现象学中的直观理论》一书,这是最早在法国出版的研究现象学的著作;1932年发表了题为“马丁·海德格尔与本体论”
的论文,也是最早在法国发表的介绍海德格尔哲学思想的论文。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应征入伍,被俘后在集中营里构思了《存在与存在者》,该书于1947年出版,1949年出版了《与胡塞尔和海德格尔一起发现存在》,展现出他在现象学研究方面所做的深入思索。
1961年,随着他的代表作《总体与无限》的出版,他作为法国主要哲学家之一的地位得以确立。
1963年他出版了《艰难的自由》,1964年任波蒂埃大学哲学教授,1967年任巴黎第八大学哲学教授,1972年出版了《他者的人道主义》,1973年任巴黎第四大学哲学教授,1976年退休,1982年出版了《伦理与无限》、《来到观念中的上帝》,1995年病逝于法国。
本书选编的“存在论是基本的吗”
一文体现出列维纳斯对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存在论理论的批判性的思索,通过“他者”
概念的引入,列维纳斯不但打破了在海德格尔那里“此在”
的独白,而且进一步提示出他者的伦理意蕴。
在他看来,伦理学应当取代海德格尔式的本体论而成为“第一哲学”
。
而传统哲学的错误,便是将他者视为某种主体可认知的客观对象,而没有将其视为被给予的现象中不可被还原的基本环节。
海德格尔虽然也在其《存在与时间》中对诸“此在”
之间的“共在”
进行了讨论,但是依然没有给予他者的优先地位以足够的考虑。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
...
...
开局一口锅,一破屋,苏祁来到这纷乱无度的世间,从穷蝉少年做起,自此浩大江山,何为前路。是龙袍加身,引天下大势,是求天问道,寻一世长生,亦或是小的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