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哲学的真理性与个性(第1页)

哲学的真理性与个性

banner"

>

每一个哲学体系各有其特点。

不同的哲学家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文章风格,以及独具特色的范畴体系。

因此在哲学史的研究中,我们很容易把一个哲学家与另一个哲学家区分开来。

可哲学的研究不能只着眼于个性,而必须深入到哲学体系内部把握它提供的真理性颗粒,它的哲学精华,以及它与时代的联系。

马克思说:“编纂哲学史的任务,不是要把哲学家的个性,即使是他的精神上的个性理解为好像是他的体系的焦点和形象,更不是要罗列心理上的琐屑小事和卖弄聪明。

哲学史应该找出每个体系的规定的动因和贯穿整个体系的真正的精华。”

[1]

马克思还强调一种哲学体系的真理性并不在于信仰者的信仰,而在于哲学的本质。

他说,“最不可取的是仅仅根据威望和真诚的信仰来断定那一种哲学是真正的哲学”

,“要提供证明,只能够通过揭示这一哲学的实质”

[2]。

哲学家个人的威望地位或者其他因素,不是哲学本身具有真理性的保证。

哲学的真理性在于哲学自身。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0卷,170页。

[2]同上书,170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天医出狱

天医出狱

燕京大少王东被女友和兄弟联手陷害锒铛入狱,家破人亡,却在狱中遇到高人,习得一身逆天医术和武功。五年后,王东出狱,整个世界都因他而颤抖...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