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大诗的命题 黄河入海口1(第1页)

大诗的命题:黄河入海口[1]

banner"

>

读巴金译鲁道夫·洛克尔的《六人·楔子》的境界与氛围,禁不住让我想起黄河入海口。

作为梦境似的远景,黄河入海口是一个永恒的大诗题目。

我有幸到过黄河入海口,亲眼看见黄河入海时的情景,在《空旷在远方》长诗里写到了我当时的感触。

前几年,生活在黄河入海口的两位年轻诗人刘萍与韦锦寄来信和诗,引起我许多的感慨与不安。

两位年轻人长期生活在那个静穆的地方,尽管活得自在,却感到异常的空寂。

入海时的黄河看不见上游中游时的青春气韵,也没有流经峡谷时飞跃的怒涛和野性的呼吼声,所有这些,入海时全消失了,入海的黄河静穆得使心灵战栗和疯狂。

它似乎是一个哲学的境界,缺少世俗的**和活力,太庄严,在我的心灵之中,俨如一片圣地。

用佛家“得大自在”

一语形容黄河入海时的神情再恰当不过了。

然而,黄河入海口的茫茫地域,由于土质中有许多盐碱成分,不生乔木,连一棵人身一样高的树都望不到,密密丛丛的芦苇。

深秋季节,雪白的芦花在风中默默地飞旋,形成了一个无边无际洁白的天地,听说人一旦进入,十分恐怖。

入冬之后,无垠的芦苇,还有耐碱性的野蓼,又都变得血红血红,远远望去,黄河入海口升起一片冉冉浮动的红光。

我没有在深秋和寒冬到过黄河入海口,上面的描述或许只是我的幻觉。

但那里确实是个美丽神奇的比哲学更具魅惑力的境界。

生活在黄河入海口的两位诗人是幸运的,大河的入海口是写大诗的地方。

[1]此文初刊1997年8月1日《诗双月刊》总第35期,总题为《诗话十三则》;又刊1998年7月3日《人民文学》1998年第7期,为《诗话十五篇》第15篇,总题《旧作和断想》;初收《命运的档案》,后收《梦游人说诗》《牛汉诗文集》。

据《牛汉诗文集》编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神级系统之在下为贼

神级系统之在下为贼

开局一口锅,一破屋,苏祁来到这纷乱无度的世间,从穷蝉少年做起,自此浩大江山,何为前路。是龙袍加身,引天下大势,是求天问道,寻一世长生,亦或是小的们,...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