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四、倡言以史学激扬民族精神
banner"
>
《新史学》始终贯穿着史学应当经世致用的论点。
它开宗明义写道:“于今日泰西通行诸学科中,为中国所固有者,惟史学。
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
今日欧洲民族主义所以发达,列国所以日进文明,史学之功居其半焉。”
又写道:“今日欲提倡民族主义,使我四万万同胞强立于此优胜劣败之世界乎?则本国史学一科,实为无老、无幼、无男、无女、无智、无愚、无贤、无不肖所皆当从事,视之如渴饮饥食,一刻不容缓也。”
梁启超在讲历史哲学的重要时又说:“夫所以必求其公理公例者,非欲以为理论之美观而已,将以施诸实用焉,将以贻诸来者焉。
历史者,以过去之进化,导未来之进化者也。”
[5]作者的这些论述,虽未能十分准确,但其看重以史学激扬国民的民族自觉与民族精神的热忱之心,充溢于字里行间,今天读起来,仍然使人产生共鸣而为之振奋。
史学同社会、民族、国家是何种关系?100年前,梁启超已经讲得十分透彻了。
《新史学》问世100年了。
一篇论文,如同《新史学》这样,对中国史学影响至深至广,在中国史学史上是不多见的。
《新史学》所论,有片面性的地方(如对古代史学的评价),因而也不免有负面的影响。
这种片面性和负面影响,有的已为梁启超本人后来的撰述所纠正,有的则为史学发展本身所纠正。
而其所倡言的史学贵在创新、良史当看重历史哲学、史学对于民族命运至关重要等论点,至今仍有其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1]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新史学》,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7页。
[2]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新史学》,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3~4页。
[3]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新史学》,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5页。
[4]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新史学》,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10页。
[5]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新史学》,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1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
...
...
开局一口锅,一破屋,苏祁来到这纷乱无度的世间,从穷蝉少年做起,自此浩大江山,何为前路。是龙袍加身,引天下大势,是求天问道,寻一世长生,亦或是小的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