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中国史学的遗产、传统和当前发展趋势
banner"
>
关于中国史学,我们会碰到许多不容易做清晰的说明、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深刻认识的具体问题,这是在研究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
今天所讲的是比较宏观的问题,主要是史学遗产、史学传统和当前发展趋势。
在有限的时间里,我只能讲得很概括,或者只是把一些问题提出来,供进一步思考和讨论。
我讲得不对的地方,请方家指教。
首先,我想扼要地讲讲中国史学的特点。
中国是一个绝无仅有的史学大国,同世界各国比较起来,中国史学至少有四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历史记载和历史撰述的连续性。
任何一个文明古国都不像中国在历史记载和撰述方面有这种历史连续性。
从现在已知传世最早的史书《春秋》开始,中国的历史记载和撰述从未中断过。
如果说从有文字记载开始,现在已知最早的文字是商代甲骨文,距今有3600年。
现在的考古学界还在探索更早的文字。
尽管我国现在有文字记载的确切年代不像有的古代文明国家那样早,但我国的记载是连续的,历史撰述是连续的。
“二十四史”
记载了我们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
中国文明没有中断,原因之一就是中国历史记载和历史撰述——反映文明的载体——没有中断过。
历史学对于反映不曾中断的中华文明是有重大贡献的。
第二个特点是传世的历史文献十分丰富。
我国已经遗失了许多文献,但现在传世的历史文献仍然十分丰富,这也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
第三个特点是历史编纂形式的多样性。
史书有多种体裁、多种形式,从不同的角度、方面适应不同的需要和社会功能,因而有丰富多彩的编纂形式。
这在全世界的史学发展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第四个特点是重视人事、重视经世致用的社会性。
中国的历史学讲求关注社会,重视它在社会中的作用。
不像西方中世纪的历史学,把人事都归结到上帝那里。
中国的历史书撰述的主要是人事——人和人的活动。
在讨论中国史学有关问题的时候,首先谈谈中国史学的特点是必要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
...
...
开局一口锅,一破屋,苏祁来到这纷乱无度的世间,从穷蝉少年做起,自此浩大江山,何为前路。是龙袍加身,引天下大势,是求天问道,寻一世长生,亦或是小的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