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六十二章
banner"
>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
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河上公本、王弼本、傅奕本、帛书甲乙本……均同此,惟严遵本、敦煌本、景龙本、遂州本作“不善人之所不保”
。
朱谦之据严本将此句标点为“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不保”
。
他说:“今案此文当以‘善’、‘不善’断句,道既含有万物庇荫之义,则‘善’、‘不善’均在奥中。
惟人则不能无所选择,善为人之宝,故‘宝而持之’,持之犹固执之也。
‘不善,人之所不保’,以不善则为人所不附……不保犹言人将不亲附之也。”
朱氏此解不妥。
道是天地万物本原本体,是自然,无所谓善或不善;善或不善,是人的价值判断标准。
这一章,老子又一次论述道的至上地位及其重要作用。
道是万物的根本,也是做人的根本。
人,可以分为善人与不善人两类。
无论是善人还是不善人,都离不开道。
善人以道为立身行事之宝,因此其言很美,可以广泛流布;其行很尊贵,可以影响他人。
可以说善人宝贵此道的目的,都达到了。
不善人请求道能保护他们,希望在有罪时能得到宽容。
依道治国的执政者也应当根据道的宽容特点,不要抛弃不善人,要改造他们,使之成为新人。
世上,人是最宝贵的。
道为天下贵,因为人为天下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燕京大少王东被女友和兄弟联手陷害锒铛入狱,家破人亡,却在狱中遇到高人,习得一身逆天医术和武功。五年后,王东出狱,整个世界都因他而颤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