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113、问路就是让嘴变成“交通图”
banner"
>
真正的“交通图”
是在人的心里,但当心里没有交通图的时候,人的嘴巴可以借来一用。
人们常说:“嘴就是路,路就在嘴上。”
那么,怎样才能让嘴变成路呢?这里有个问路的艺术和技巧问题。
问路时,必须掌握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的原则,并根据被问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和场合等具体情况,使用恰当的方式提出问题。
一般有如下四种方法:
(1)直接式。
就是开门见山,直接了当地提出问题,请求对方给予解答。
如“同志,请问去友谊饭店从哪条路走?”
“大众路向前走50米。”
“谢谢。”
(2)反问式。
明知不是目的地甲,但问时偏偏说成是甲,待对方否定回答之后,紧接着追问甲的具体位置。
如:“先生,这儿是广交会业务洽谈处吗?”
“不是。”
“请问广交会业务洽谈处的具体位置在哪儿?”
“五楼五一一号。”
“谢谢。”
(3)疑问式。
用试探或疑问的方法提出问题,从对方的回答或否定回答来判定自己行动的准确性。
比如:“同志,上越秀公园是乘这路车吗?”
对方回答“是”
,说明你的行动是正确的,对方回答“不是”
,证明你的行动有误,需及时调整。
(4)启发式。
当对方回答问题含混不清或模棱两可时,应及时加以提示引导,向被问者提供要寻找的对象的基本情况。
如工作单位、家庭状况、面貌特征、身高、爱好以及与之有关系的人和事等等,启发引导对方的思维,通过对证、比较和分析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
如果对方还是不能得出正确结论,你也应该说声“谢谢”
,再去请教其他的人。
上述问路的四种方式既可单独使用,又可混合使用,可以视情况灵活掌握。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