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杨耕更新时间:2025-11-26 16:00:44
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当代意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置于西方哲学史和西方现代哲学包括后现代主义这一宏大理论背景中,重新探讨它的理论主题、体系特征和当代意义,力图用新的科学和哲学研究成果重新阐释已成为“常识”的马克思哲学的基本观点;深入探讨被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所忽视、“遗忘”的马克思哲学的基本观点,系统论证马克思有所论述,但又未充分展开、同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与观点,重新考察了马克思创立新唯物主义的历史进程和思维逻辑。从马克思的观点出发分析了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后马克思主义,以及卢卡奇、胡塞尔、德里达等人的思想转变,并以此为马克思辩护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重新解读。 为马克思辩护: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解读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经说过,“《为马克思辩护》第三版出版之后,我渴望‘思想平静’”。从那时到现在,时间又过去六年,我的思想却未平静,仍处于剧烈的变化之中。再次重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之后,我再次感受到马克思思想的穿透力、哲学的批判力,深深地体会到马克思的哲学仍然具有“令人震撼的空间”,一个新的马克思的“形象”出现在我的面前。同时,我也自觉地认识到《为马克思辩护》第三版的局限和缺陷。因此,我向读者呈上《为马克思辩护》第四版。 同第三版相比,第四版有较大的变化: 更换了第三版的代序,即《学术月刊》杂志记者2004年1月对我的采访录,重新撰写了序言“马克思哲学:我们时代的真理和良心”。 删去了第三版的“发生、本质、过程:对马克思认识论的新解...
...
在无尽的宇宙一个银球从天而降,为地球带来了改天换地的科技力量,为了得到数之不尽的科技,银球内里化为第二世界为名宇宙之匙。不论各国家,还是名声赫赫的国际金融巨鳄,连带无数的精英们,天骄们...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