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后记(第1页)

后记

banner"

>

现在这本有关法国存在哲学引论性质的书是按照从近代到当代的时序编排的,而我实际上的研究次序和思路正好与之相反:我是首先探讨萨特存在主义的自由哲学,然后是马塞尔的思想,最后上溯到帕斯卡尔。

这一“回溯”

的思路,也许可以反映出我思想和精神的某种趋向:我实际先是离开萨特的无神论存在主义而走向有神论的存在主义,后又离开现代存在主义而走向法国近代早期的、更为原本的存在与生命哲学的思想。

为此,我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还专门学过一段时间的法语,并翻译了法文版的《道德箴言录》。

萨特部分的三篇文章曾刊于人民出版社20世纪80年代初出版的《现代外国哲学》第4、5、7辑;马塞尔一篇曾刊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存在主义哲学》一书;而帕斯卡尔的部分,则见于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出版的《生命的沉思》一书,以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诗人哲学家》一书。

2000年,我曾将这几部分收入《生命与自由》一书,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在2001年出版,收入时对它们做了一些相应的修改和整理。

但这本书印数不多,甚至我自己都没有收到样书。

现在承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重出此书,我在其中增加了后来两篇与百年后重新认识萨特,以及比较20世纪法国最活跃的几个思想家有关的文字。

我想,我对近代以来广义的法国生命和存在哲学的研究,的确只是相当初步的一个介绍和导引性研究,虽然也有相当强烈的心灵投入。

后来在西学方面,我就基本转向对罗尔斯等英美的道德和政治哲学家的翻译和研究了。

而且,在法国现代的哲学思想中,我其实可以说更被加缪(AlbertCamus)和薇依(SimoneWeil)的心灵所吸引。

如果不限于哲学,则我还可以说相当佩服阿隆的社会、历史和政治思想的理性。

整理此书,使我不禁又怀念起一些在这一研究中给过我不少帮助的朋友,他们现在有的已在海外,有的甚至早已谢世,在国内的也有的久未通音讯了。

逝者已往,存者契阔,“树尚如此,人何以堪”

我虽在这里暂不提及他(她)们的名字,但在心里有深深的谢意和怀念。

何怀宏

1999年8月北京暑热中初稿

2013年5月再笔于褐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天医出狱

天医出狱

燕京大少王东被女友和兄弟联手陷害锒铛入狱,家破人亡,却在狱中遇到高人,习得一身逆天医术和武功。五年后,王东出狱,整个世界都因他而颤抖...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