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五 历史比较方法的运用(第1页)

第五节历史比较方法的运用

banner"

>

一、史家多用比较之法

中国古代史学历来重视历史的借鉴,而讲借鉴就往往离不开历史比较的方法。

这在中国史学上起源很早。

《尚书·无逸》强调统治者只有兢兢业业,“不敢荒宁”

,才能“享国”

长久。

它记周公的讲话,考察了殷代诸王在这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又追述了周代先王在这方面做出的榜样,就包含着历史比较的思想。

《左传》的“君子曰”

常以古代经典的教导来衡量和评价当时人的行为,这也包含着历史比较的思想。

如:“君子曰:《商书》所谓‘恶之易也,如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者,其如蔡哀侯乎!”

[96]“《商书》曰,‘无偏无党,王道****’,其祁奚之谓矣。”

[97]“君子曰:惠王知志。

《夏书》曰,‘官占唯能蔽志,昆命于元龟’,其是之谓乎!

《志》曰,‘圣人不烦卜筮’,惠王其有焉。”

[98]这在《左传》里有多处运用。

司马迁撰《史记》,意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他关于古今比较,盛衰比较,人物比较,尤其是关于秦、汉比较,楚、汉比较,有很丰富的思想,也采用了多种比较的方法[99]。

《史记》以后,这方面的例子就更多了。

可见,在中国史学上,历史比较的思想是有一个长时期的发展过程的。

《帝王略论》的作者在这方面的自觉意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比较的问题提得十分鲜明,一是集中于对历代君主的比较,从而给人以明确的认识和深刻的印象。

这也是此书的特点所在。

唐初史学家考察历史,评论史事和人物,很善于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

《隋书》史论以秦、隋二代历史相比的论点,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的总论,是就一个皇朝内部的历史进行比较,《南史》、《北史》各朝本纪后论,一般也采用这种比较的方法。

虞世南《帝王略论》的历史比较方法,可以视为这一时期历史比较方法运用上的代表作品之一。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天医出狱

天医出狱

燕京大少王东被女友和兄弟联手陷害锒铛入狱,家破人亡,却在狱中遇到高人,习得一身逆天医术和武功。五年后,王东出狱,整个世界都因他而颤抖...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