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本草春秋读后感

作者:郑骁锋更新时间:2025-11-25 13:46:19

《本草春秋》它不是中药的历史,而是以中药书写的历史,是用当归、远志、甘草、人参等串连起来的历史散文集。史书、药书对照来看,同样发黄的纸页上,竟能找到不少彼此印证的章节,有许多埋伏呼应之处。以药读史,相互补充相互阐发,别有一番滋味。 本草春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本草春秋读后感》附录 永康药行往事

王睿生,1935年生,兰溪人。1948年进永康仁和堂药店做学徒。 我是1948年秋天从老家兰溪到永康“仁和堂”药店做学徒的。那年,我十三岁半。你问我为什么这么小年纪来永康?没办法,大家日子都不好过。再说,那个年代能吃上一碗药饭,也算是有点面子的行当。我读过几年小学,识些字,而且姐姐和“仁和堂”的先生娘(老板娘)还有点交情,这才能做上学徒的。 我是由先生娘亲自带到永康的。天不亮就出门,从兰溪坐火车到金华,再在金华转汽车。那时的汽车烧炭,车厢又是闷罐,人坐在里面烟蒙蒙黑洞洞的,遇到上岭还经常打滑爬不动,有时还需要乘客下车以减轻重量。 等我到永康时天已经黑了。说实话,一下车我看到的永康城令我很意外,破破烂烂,乡下镇头差不多。你们晓得的,1949年前走水路,...

热门小说标签